亳州新闻网讯 记者从市中医药管理局了解到,经黄山、池州、宣城、安庆四市(以下简称“大黄山四市”)与亳州市协商,我省正式建立大黄山中医药南北合作会商机制,充分释放大黄山地区中医药资源优势,推动区域协同发展。这也为亳州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,拓展新空间。
据悉,该机制旨在整合利用安徽中医药“北华佗、南新安”品牌资源,深化亳州市与大黄山四市的中医药产业合作,共同打造长三角地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示范标杆。
在会商机制出台前,就有《安徽省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行动方案》等多个文件明确提出,弘扬“北华佗、南新安”中医药特色文化。据了解,亳州作为“北华佗”中医药文化的核心承载地,在中药材种植、加工、市场流通等领域基础深厚。此次会商机制的出台,通过与大黄山四市的合作,我市可充分对接“南新安”在中医药理论传承、医疗康养融合等方面的特色资源,实现“北华佗”与“南新安”品牌的强强联合,推动亳州中医药资源优势向更广阔的产业链、价值链延伸。
根据部署,合作将围绕搭建对接平台、共筑共促共享、推动融合创新等方向展开。
五市按安庆、黄山、亳州、池州、宣城顺序每年轮值,负责合作事项推进、对接大会筹办等工作,由省中医药管理局协调指导;建立审议决策机制,每年开2次对接大会(轮值方牵头)研究重点工作,日常联络办公室可不定期开专题会议解决专项问题;明确互访交流机制,亳州与大黄山四市每年至少互访1次,共推合作;实行信息共享机制,五市有专人负责交流,实现项目、资源、信息互通。
为保障机制落地见效,日常联络办公室将加强与各地市、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,积极争取政策、资金、项目支持,协调跨区域、跨部门的重大规划、项目及产业建设。同时,各市将共同宣传推广合作成效和创新经验,全面展示中医药南北合作成果,为安徽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大黄山建设贡献力量。(记者 赵琳琳 通讯员 丁影影)